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需要进一步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许多民营企业积极响应“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公益扶贫等方式积极参与精准扶贫,成为脱贫攻坚十大行动的排头兵。
产业扶贫是民营企业扶贫的重点和亮点。民营企业通过为贫困村输入资金、技术和品牌的方式带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在民营企业产业参与扶贫的过程中,涌现了很多典型案例,也有很多值得总结的经验与做法。
作为一家汽车领域的制造业企业,吉利集团的“吉时雨”雷山茶叶扶贫项目可谓是一场成功的“跨界公益”,“吉时雨”充分利用了既有的产业基础,可以说是一个明智的办法,事实上也确实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和许多地方一样,茶叶是雷山县改变乡村面貌的重点产业,围绕茶叶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茶园的种植、管理,鲜叶的采摘均是以农户为经营单位,一般都是农户以自己家承包的耕地、山地,以自家的劳动力为单位种植、管理茶园。茶叶的大田管理比较简单,只需要在家庭辅助劳动力进行施肥、除草和修建即可,茶叶的采摘基本上也是以妇女为主。围绕茶叶形成了妇女种植采摘茶叶、男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农户家庭经济结构,当然也有很多男劳动力在采茶季节返乡采茶。
这种传统茶叶产业链条面临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成为了阻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且具有全国普遍性。比方说,消费升级对茶叶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茶叶品质的提升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过程。茶叶品质的升级,首先需要茶叶的有机无公害认证,这需要农户改变既有的种植模式,用有机肥代替化肥,用人工除草代替除草剂。这个过程极大的增加了农户的成本,尤其是增加了人工成本。就以除草来说,以前妇女花一个下午就可以打完除草剂,现在采取人工除草的方式除草,一天最多一亩地。茶叶品质的提升,还需要农户改变过去的采摘习惯,过去农户采茶比较随意,茶叶很难统一规格,影响了茶叶档次的提升。加工和销售恰恰是乡村产业的薄弱环节,雷山县既有的茶叶都是依靠全县七八十家大大小小的乡村茶叶加工厂加工,然后通过商贩进行销售。一方面是加工工艺落后,一方面是茶叶缺乏知名品牌。
这两个困境是乡村社会无法通过自身力量克服的,这就需要引入外部资源。在这个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