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以来,多次发表有关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强调把劳动素养和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能力和劳动态度与品质培养放在重要位置。赋予了劳动教育新内涵,丰富了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2020年3月20日,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劳动教育的政策与法规已完整提出,并获得广泛赞誉与期待。政策与法规的预期目的或目标,只有在执行过程中才能实现。所以如何实施好新时代劳动教育就成了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笔者结合近几年一些地方和学校在加强劳动教育方面进行的实践和探索,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思想;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让学生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之所以提出这一主题,是因为在劳动教育目标的设置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比较重视劳动教育与经济、生产、职业的关联,关注劳动产品和市场效益的倾向。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是要推崇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
在《意见》和《纲要》中,劳动教育内容有明确要求,如要求小学生完成个人物品整理、清洗,进行简单的家庭清扫和垃圾分类等,这只是劳动教育的形式,而目的是要求小学生要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劳动教育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都是为劳动教育目标服务的。
《意见》和《纲要》中明确提出,劳动教育本身具有自身的特点。首先,劳动教育具有社会性,必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直接联系,发挥劳动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纽带作用,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注重让学生学会分工合作,体会社会主义社会平等、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其二,劳动教育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必须面向真实的生活世界和职业世界,引导学生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学会建设世界,塑造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