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县治,天下安;乡村治,百姓安。”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四川省崇州市围绕破解乡村治理难题,探索构建了“产业功能区+镇街+社区工作站+村”的工作体系,减掉了痛点,加出了振兴。
2017年7月,成都市决定统筹布局建设66个产业功能区。崇州在都市农业产业功能区建设取得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痛点:功能区建设空间不足、主导产业链条较短、缺乏产业化龙头带动等。进一步推进乡村治理创新,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高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成为摆在眼前的难题。
2019年,崇州被确定为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试点县。一年来,崇州针对乡村治理事权不清、职能错位等难题,构建了“产业功能区+镇街+社区工作站+村”的新型乡村治理体系。
“乡村治理最终的落脚点和防护墙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崇州在成都率先成立农业主体功能区、产业功能区,围绕功能区进行剥离、归位和下沉。”崇州市委常委王成龙介绍,崇州市把乡镇、街道、村社区主抓经济的职能剥离到产业功能区管委会;把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职能归到镇街和村社区;把部门该有的行政审批职能下沉到管委会、镇街和村社区。
“管委会不是‘第二政府’,功能区不是简单的园区。”王成龙说,根据区域资源禀赋、业态特点进行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和招商引资,避免乡镇各自建设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同时,打造15分钟公共服务圈,乡村治理去行政化,提升了基层的治理能力。
目前,崇州市已将原有25个乡镇(街道)调整为15个,253个村(社区)调整为172个,设置社区工作站11个、审批服务中心15个、农业综合服务中心13个,整合下沉175项政务服务事项。
雾气缭绕的湖边,错落有致地矗立着白色帐篷式火锅包间,夜幕降临,灯光秀把天空染得五彩斑斓。作为曾经的相对贫困村,崇州市白头镇大雨村以林盘为依托,打造出的田园综合体项目——“鲜道·幸福里”,成为当地“网红”打卡点。
林盘是乡村院落与周边高大乔木、竹林、河流及外围耕地等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形成的田间绿岛,是四川乡村特有的一种居住模式。大雨村现存川西林盘20个,其中保护性林盘9个,面积180亩。根据现有资源状况,大雨村结合农业功能区总体规划和白头镇镇域规划,编制了产业发展方案。
农民变产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