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从朝阳区了解到,朝阳区多举措落实“双减”要求,将入学适应教育纳入小学一年级教育教学计划,建立了作业班级统筹管理制度,实现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针对课后服务,朝阳区整合了100余家单位供给近200项活动资源,为每一所学校配资源。
课堂是学生获得各类知识的主要场所,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学足、学好,是“双减”取得实效的关键。朝阳区既有各校基于校情的区域性课堂探索,又有全区整体课程提升的宏观部署。朝阳区教育系统实施了学校课程方案和教学计划备案制度,目前已实现全区同年级教学进度统一、周课时总量统一、命题难度统一。
对于“双减”政策最关注的小学学段,朝阳区小学一年级坚持零起点教学,强化衔接意识,指导学科教师将入学适应教育作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纳入一年级教育教学计划。朝阳区成立跨学段专题研究小组,建立了幼小协同研究机制,面向一年级开展入学适应期调研,梳理学校开展衔接教育的典型案例,聚焦问题开展面向全区一年级任课教师的入学适应期的幼小衔接培训,切实加强学校课程管理。
“双减”要减去过重的作业负担、过长的作业时长、过多的无效作业,通过减负为提质让渡功能。朝阳区教育系统成立了专题研究小组,分学段、分学科研究基础作业、分层作业、个性作业,确定不同作业的意图、内容、形式、时长,形成指导意见,并通过学科研训课程培训全区教师。
针对各学校工作实际,朝阳区建立了作业班级统筹管理制度。抽查结果显示,朝阳区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初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不少学校在作业布置方面有自己的实招,呼家楼中心小学实施作业三级监控,行政组长和班主任负责统筹作业总量、关注作业总量的时长,学校开辟了“作业公示”专区,将学生一日作业内容、平均所用时间进行公示等。在陈经纶中学帝景分校,学校每天15:30至16:30安排语数英老师对学生进行作业辅导,做到1至2年级百分百在校完成作业,3至6年级绝大多数学生能在校完成作业。
学校提供课后服务就是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见效的一项重要措施。朝阳区教委对标新要求,修订形成了“升级版”《朝阳区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重点指导各学校探索打破行政班开展跨年级的答疑工作,切实提高学校课后服务质量。在陈经纶中学帝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