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很多年轻家长担心方言影响孩子学习普通话,对方言有抵触情绪。其实,保护方言越来越得到大众的认可,厘清方言与孩子成长的关系,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课题。
《宝宝学说话,该不该跟他说方言》是新浪育儿2015年5月的一篇文章,认为宝宝学说话时应严格避免接触方言,否则不仅会导致孩子语言发展迟缓,混淆语言,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思维混乱的情况。这篇文章至今仍被各类育儿公众号分享,作者描述的“严重后果”,引发了众多家长担忧。
首先,宝宝有能力辨别普通话和方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蒂埃里·纳齐博士发现,5个月大的婴儿就已经有能力区分不同语言(荷兰语和英语),或是不同方言体系(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实验证明,双语环境不会让婴儿感到困惑,若在接触方言的同时也能接触到发音标准的普通话,孩子说普通话的纯正度就不会受影响。
华盛顿州立大学的研究也发现,在一周岁前,婴儿有能力听到、区分和储存无限多的音素。也就是说,让孩子从小接触方言和普通话,可以学会更多的发音,这些音素的储备,可以让孩子有能力将普通话和方言都说好、说正宗,甚至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外语。
其次,接触方言不会出现所谓“由于家里语言不统一,宝宝学习语言的过程会被拉长,最后一套完整的语言也说不清”的情况。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双语研究专家艾伦斯·塔博博士指出,尽管一开始孩子可能会无法说清一套完整语言,但双语环境并不会造成孩子语言习得或说话的发展迟缓。因此,随着孩子普通话和方言词汇量的扩大,孩子完全有能力说好两套语言。
人们往往首先是通过语言去了解陌生文化的,正如美国人类学家、语言学家爱德华·萨丕尔所指出的——语言并不只是声音的系统或是表意的工具,语言有其文化属性,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来自美国布朗大学的伊莉丝·特鲁姆贝尔博士认为,由于语言与文化的紧密联系,语言直接影响个人的身份认同。因此,家长对方言所持的否定态度,容易让在方言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自觉“土气”低人一等,对自己的文化背景产生自卑感。同理,家长的态度也会使说纯正普通话的孩子产生优越感,甚至瞧不起普通话说得不标准的同学。
而且,刻意限制长辈用方言和孩子对话,还会拉大家庭成员间的隔阂。中国是一个拥有多民族及多元文化的国家,文化并没有高低贵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