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612个村级工业园,而面积在100亩以下的工业园占比高达43%,年创税收只占全区年税收9%……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村村点火户户冒烟”、遍地开花的乡镇企业,曾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但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和珠三角众多县域一样,土地资源碎片化、无地可用已成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2019年7月,广东省委深改委批复同意南海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赋予南海服务全省发展改革试点的使命。
两年来,南海通过“国土空间综合治理改革创新”(下称“地治改革”),拆旧换新、空间重塑,把实验区建设作为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大机遇,初步形成了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被称为“广东四小虎”之一的南海,曾因多次土地改革而创造发展奇迹,如今再次“施展拳脚”,土地资源提质增效,为广东乃至全国提供解决同类问题的思路借鉴。
南海区桂城街道夏南二社区的天富科技城,曾经只是一片废旧的钢铁市场,产业形态低端,每年税收仅100多万元。随着片区发展升级,产业地段土地价值低的问题逐步暴露。作为首个“工改工”村级工业园改造项目,通过与中国科学院佛山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签订进驻协议,桂城街道成功引入中国科学院相关项目。目前入驻科技型企业团队24个,其中高新企业14家,佛山中科产业基地项目6个,2020年园区总产值约7亿元。
“从产业来说,以往钢铁市场的产业较为低端,并把土地要素锁定了,使得高附加值的产业没有空间进来,没有好的产业就无法形成较强的竞争力,因此全面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是很有必要的。”佛山市南海区委办公室副主任丁坚表示,以天富科技城为例,从年纳税百万元到总产值达7亿元,这说明只有通过项目的迭代大幅度提升亩产值,将村级原有的低档工业园区变成现代化的工业载体,才能为城市发展提供真正的产业动能。
针对土地权属复杂问题,南海在改造模式上积极探索,首创“工改居”“工改工”及“混合开发”制度,实现“产业+社区、国有+集体、出让+出租,以产业开发为主、社区配套为辅”的土地复合利用方式,推动国有建设用地出让和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有机融合。当前,南海集体与国有建设用地逐步趋向同权同价,城乡统一、国集互补的建设用地市场初步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