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2月28日电 以“奋进‘十四五’ 开创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主题的人民网2020大学校长论坛日前在南方科技大学举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吴小林在论坛上指出,推进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时代话题,更是行业特色型教育部直属高校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
吴小林表示,2019年7月,《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发布,标志着产教融合已经成为一项综合性国家战略。从倡导产学研合作进一步上升为产教融合战略,一方面是因为要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挑战,一方面也是因为以往还有一些制约融合的深层次难题还没有完全破解。她从四个层面论及了制约深层次产教融合的问题。
,高校和企业在目标追求和功能定位上有所区别。高等院校有着鲜明的公益属性,师生普遍仍习惯于传统思维模式,精心于高深知识学习和学术研究。即便是在行业高校,一些年轻教师做研究、写论文的能力比较强,但工程背景、与产业企业结合却相对不足。企业则与高校师生的目标追求有所不同,企业更注重生产力,更重视经济效益的创造。虽然上述不同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各自属性所决定,但客观上也成为制约产教深度融合的深层次因素之一。
第二,高校与企业在行为模式和运行机制上有所差异。高等教育的春华秋实,遵循立德树人的内在规律。企业是基于市场主导的运行机制,崇尚效率优先的行为准则。这种行为模式上的差异,容易导致融合过程中在诉求、周期、内容等方面的“错位”。
第三,产与教各自系统内部的知识要素属性不同。产教融合主要聚焦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领域,都是以知识要素为核心纽带的。高校比较传统,它的组织架构是按学科设置的,并形成以学科体系为统领的理论知识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科学研究体系,优点是系统性较强,但面对革命性、颠覆性技术快速发展以及新产业形态不断涌现强烈需求的跨学科、交叉学科知识生产,则缺乏制度性设计。产业界占主导地位的是用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突出问题导向和发展导向的工程实践知识,具有多学科交叉的天然属性,但由于往往附着于经验、能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