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探测器使用方法: 1、每次用完这个检测器之后,我们都应该小心轻放,不能够随意地将它搁置在地面或桌面上,而是应该放到专门的保护盒里,这个盒子里面有着抠出了检测器形状的软垫,能够有效地保护好检测器的各个部分不受损伤。 2、操作员在进行火焰检测器的操作的时候,要注意它的操作极限,一般来说检测器不宜工作超过两分钟,如果工作 两分钟以上,最好先将机器关闭待机一段时间之后,再打开进行操作。正确的使用火焰检测器的规范 3、在使用好了检测器之后,应该使用专门的软布以及清洁液来对检测器的探头进行擦拭与清洁,保证探头上面没有烧出来的黑垢或是其它的损伤,能够有效地保持检测器对于火焰温度的敏锐性。正确的使用火焰检测器的规范 4、平时保管都要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最好。正确的使用火焰检测器的方法。
在低频范围(10—20Hz),煤粉与油有火与无火之间闪烁强度的差异都很小;煤粉有火与无火之间辐射强度最大差异处的闪烁频率约300Hz,油有火与无火之间区别都要在较高的频率(100Hz 以上)才能较好地实现检测。 闪烁频率与辐射强度之间的关系取决于燃烧器结构布置、检测方法、燃料种类、燃烧器的运行条件(如燃料与空气比、一次风速)、以及观察角度等因素。一般来说: 1) 火焰闪烁频率在火焰的初始燃烧器较高,然后向燃烬区依次降低, 2) 检测器距火焰初始燃烧区越近,检测到的高频成分(100—400Hz)越强; 3) 检测器探头视角越狭窄,所检测到的火焰信号越真实;反之亦然。 可以推断,全炉膛监视的闪烁频率要比单只燃烧器监视的频率低得多。
燃烧器火焰的形状,我们人为地将其分为四部分:从喉口开始依次为黑龙区、初始燃烧区、燃烧区和燃烬区。 从一次风口喷射出的第一段是一股暗黑色的煤粉和一次风的混合物流,我们称其为黑龙区,其辐射强度和闪烁频率都很低; 第二段是初始燃烧区,煤粉因受到高温炉气和火焰回流的加热开始燃烧,大量煤粉颗粒爆燃形成亮点流,此段的特点是这部分煤粉燃烧亮度不是很大,但其闪烁频率却达到最大值,往往可以在100Hz 以上; 第三段为燃烧区,也称完全燃烧区,各个煤粉颗粒在与二次风的充分混合下完全燃烧,产生出很大热量,此段的火焰亮度最高且最稳定,但闪烁频率要低于初始燃烧区; 第四段为燃烬区,这时的煤粉绝大部分燃烧完毕形成飞灰,少数较大的颗粒继续进行燃烧,最后形成高温炉气流,其火焰亮度和闪烁频率都比较低。有一点需要说明,上面提到的频率是指闪烁(Flicker)频率,它和有些火焰检测器中的脉冲(Pulse)频率有本质区别,前者是燃料混合物火焰燃烧所特有的属性,而后者只是对火焰强度的一种显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