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的这一承诺是全球应对环境变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与此同时,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于今年6月底启动运营,首批2000余家电力企业正在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上进行登记开户,碳市场将成为未来实现碳减排的重要市场机制。
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对企业和个人有何深远影响?围绕这个问题,“浦江创新论坛”采访了复旦大学能源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吴力波教授。
“大数据技术真的太重要了!”作为能源大数据领域的专家,吴力波强调说,“在能源转型过程中,需要非常精确地对所有二氧化碳的排放水平、排放源、中和资源可行性等进行评估,这些都需要建设大量的科学数据平台。”
和具有使用价值和能带来实际收益的能源不同,碳排放和普通人没有切身利益,甚至还处在利益的对立面,主动减排的动力不足。“减排带来的直接效益就是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但这和普通人的距离还比较远,而且这些全球所有人面临的挑战,凭什么要让我付出代价?”吴力波分析说,这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机制设计,让大家认识到减排是每个人的责任,将减排和切身利益挂钩,这也是碳交易市场、以及金融衍生品的目的所在。而这背后,都需要建立庞大的数据体系。
几年前,吴力波团队曾做过一项研究:用大数据观察消费者在不同温升变化下调节自身的电力消费行为。她发现,不同收入、不同居住条件和不同家庭结构的人群,在同样的温升水平下,用电行为差异非常大,在低温条件下和在高温条件下制冷需求和制热需求差异也非常大。“比如有些低收入居民会在夜里2点左右关掉空调;有些高收入居民会开一整夜,甚至喜欢盖着被子开空调……”吴力波说,“这些行为背后反映的是整个电网负荷曲线的波动,所有这些基于大数据微观行为的研究都可以为最终的智能化电力系统和能源系统决策提供支撑。”
尤其是当未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国家能源系统后,对能源系统的预测更加重要。由于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具有不稳定性和间歇。